白癜风治疗贵不贵 http://m.39.net/pf/a_6051435.html编后感:记得有老师告诉我,不要再跟我谈理念与理论,我们都能背出来了,现在只想知道实践中怎么做。此文或一定程度上阐释理念或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
今年暑期,与江苏的幼教同行在新西兰皇家橡树幼儿园(3.5岁-5岁)里待了几天,于是有了下面这样一段江苏的老师们与皇家橡树幼儿园Grace(Headteacher)老师的一段对话,引发了我们对幼儿园里的成人该做什么、怎样做的思考。
问题一
幼儿园一日作息怎样的?
Grace对其一日作息的描述:
我们幼儿园的入园时间是每天7.30至17.30。
7:15:第一位教师到园,从室内开始,依次每个区域重新布置好。桌子,垫子摆好,美工区要有不同尺寸的纸、各种笔与美工原材料。家庭角、装扮区都要整齐地布置好,有灯光的桌子要打开。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冬季时暖气要打开。
7.30am,家长和孩子开始进来的时候,室内的环境都准备好,小朋友和家长能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
8:00,第二个老师上班,开始准备户外的所有场地(例如,移开夜里盖住沙池的网)。孩子可以自愿地帮助老师。
8:30,第三个老师到位,与自愿的小帮手一起烘焙当日下午茶的点心。
9:00,最后一个老师到位。此时第一个7:30到的老师可以有20分钟的茶歇时间。一天工作结束最后离开的老师要保证室内外材料都收拾归位。我们要根据当天孩子的兴趣和活动,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此外,每天有一位老师负责为孩子组织准备上午,下午点心及午餐。一位老师的职责范围随孩子的“动线”改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一位老师全天负责巡视室内环境,而另一位老师全天负责巡视户外环境。
晖忆平的反思
同样的问题,一日活动怎样安排,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如何安排孩子,而Grace与我们说的是教师一天如何工作(Grace是华裔,不会因语言翻译的障碍而误解),他们的孩子到园后是自由自主的每天投入到游戏和活动中,到时间休息、吃饭、集体分享是自然的事情。教师的角色意识,所有的工作是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支持孩子自由自主高质量的游戏与学习。
问题二
午饭后的活动如何安排?(跟班观摩看到午饭后有集体活动)
Grace对其一日作息的描述:
有音乐时间,主要由教师预先准备好音乐,带领自愿参加的孩子唱歌或跳舞。也会根据节庆日做些特别安排,如毛利新年期间,会学唱毛利歌曲。中国新年期间,学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也会有些手工活动,如用剑麻编织,做灯笼。也会随着孩子的兴趣安排活动。这个时间我们也用于介绍新规则,新材料,新设备。
13.30是老师为自愿参加的孩子读书的时间。孩子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自己选择。吃饭时间、音乐时间、读书时间会通过敲锣提醒孩子参加,会比较灵活。每天的敲锣人是由孩子每天早上自己要求的,实行“先到先得”的原则。
最近我们在反思和调整,因为注意到上午孩子也会想跳舞唱歌,我们考虑,在11点时,安排一次音乐时间。
下午,我们还有“写日记时间”。每天都会邀请四个孩子参加,孩子自愿参加。首先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和谁玩了,玩的什么,请孩子自己画下来,老师把孩子的说明写在画的下面,然后贴到幼儿园的“大日记本”上。为了让孩子感到这是件特殊的、有意义的事,我们提供了专用的油画棒让孩子使用。我们老师把它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孩子也就会觉得重要。每天在自愿的基础上邀请4个孩子,有的孩子虽然没有正式参加,但是他/她可以在旁边看。这也是学习,就是让他们感受。当他们准备好了,他会自己愿意来的。如果有第5个孩子还想来,我们会对她解释说今天已经满了,你明天可以参加。但是老师要记住,这是你老师对孩子的承诺,我们得说话算话。
晖忆平的反思
这儿,也有教师发起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如何顺应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是老师们首先要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问题三
我们的美工区提供很多材料,有大师的画,有很多自然物,立体的,挂历,手工类,你觉得需要这样的东西吗?(看到美工区材料“不丰富”)
Grace对问题三的回答:
孩子们在重复的练习中才有创造,要反复的练习。我们的美术区,只挂孩子的画。我们不会给孩子示范画任何的东西。如孩子说不会画,我们会启发他。例如,他想画猫,但不会画,我们会问他:你见过猫吗?在哪里见过?邻居家有吗?猫是什么样的?猫脸是什么样呢?脸有多大?通过提问帮助孩子回忆生活经验来尝试着表达。而只要你帮他画了,他就不会自己画了。我们会展示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会得到展示。不需要那么刻意。
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给孩子提供砚台,会提供十二生肖的照片,真实的图片。至于他们怎么画是他们的自由与选择。
平忆晖的反思
在此,江苏的老师们提出有关“材料丰富性的问题”“挂一些大师作品”的问题,Grace虽未正面回答,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是,无论怎么做,在此,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儿童主动地投入到艺术活动中去。
问题四
对孩子的作品怎么引导?
Grace对问题四的回答:
孩子画完后拿给老师看,我们会问画的什么,会记下孩子所说的。还有一种方式,老师会说,哦,我能看出来有很多颜色,有很多点,你能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吗?我们主要问开放性的问题。艺术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我们就负责把他们的思想记录下来。我们不会去改变她们的画(思想),不会做其他的。
孩子的画画都是他的观察,如果他需要你帮他,你可以这样问:你画的是什么?孩子说是妈妈,我再问妈妈有耳朵吗?有手吗?这是最底线的介入。
有的时候孩子给我们看作品,我们的语言询问就是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一个孩子画了几条线,我们也会小心地放在晾画架上,并对孩子说,“等你的画干了,你就可以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还可以贴在你臥室的墙上!”这表达了我们对孩子作品的尊重,你有你自己的表达方式。
问题五
我们这儿会出现这个情况,孩子一个星期都在一个区域玩,你会不会介入?
Grace对问题五的回答:
我们也有的。一般我们不会介入。可能是这孩子目前最自信的或者最喜欢的事情。等他准备好了,可以接受新的挑战时,他就会选择别的区域。我们对这样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他在同一个区域,玩的方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孩子自己个人的发展,他喜欢什么,是他的兴趣,他的能力发展需要时间的。
问题六
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幼儿老师?
Grace对问题六的回答:
怎么样做一个人。她先要做好自己,才能做好老师。你连人都不知道怎么做,你没办法做好老师。老师这个职位不好做,你要首先做一个谦虚、友善、善于看到他人长处、感受别人的感受的人。不然不做好这样一个人,建立这样的品质,有时一句话就能把孩子“踩死”。如,对这孩子说,你画的这是什么东西?!也许这个孩子再也不会拿起画笔。而一个会做人的老师会说,“哇,我看到你画了很多弯弯的东西!”。
我在实习的时候,学校会要求我们记录自己在教学里面的失误,自己的弱项,你怎么改进。现在的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今天我还在向我自己的孩子道歉。我从在这个幼儿园当老师起学习了很多,学习如何做人。
我是Headteacher,我也在管理一个集体,我要安排工作,与老师们协调,怎么做我们的教学计划,要大家认可后,我们才能做。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别人。平等对待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她擅长的地方。在幼儿园里,我也要向其他人学。例如,我们幼儿园现在种的菜很好,很漂亮,可前两年不行。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种的土豆不行,我找不到原因。与我们义工聊天,发现她很擅长,我就请教了义工老师,她说你们菜地边上是石头,散热不行,得把中间用土堆高,这样菜才能扎根很深。要利用身边的资源,要向同伴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不要怕犯错误、做得不好,我们做的时候用心,用整个团队的力量去做好每一件事。只有爱别人,善待别人,向别人学习,别人才会感受到爱与善意,才能把这种教育传递给孩子。孩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被尊重,才会尊重别人。被爱,才会爱他人(记录人高丽泽老师记录时的感慨)。
问题六
一学期结束是如何评估孩子?
Grace对问题六的回答:
我们没有学期结束的评估,我们写成长档案,我们的评估没有分数,每个孩子,一个月一份记录--学习故事:这个孩子的“哇时刻”。
另外我们有个黑色本子,每天记录孩子喜欢玩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支持孩子,需要提供什么教学资源。大家一起记录。大家一起看,大家的策略可以互相补充。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也会遇到问题,我们会及时解决。
一个月还有对教学计划的总结与评估。选择三个方面,这个月哪三个方面感受最深。每个老师基于自己观察,每个月会一起开会交流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下个月的计划。
晖平忆的反思
大家经常会说,国外的教育之所以与我们不同,是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缘由,不一定适合我国。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孩子的发展角度思考,全世界的孩子,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地域成长的规律、生理心理的需要是一致的,并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尊重每一个孩子,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全人类幼教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我们可考虑国与国间不同的差异,但我们也需要去思考一些底限的、共通的“教学法”。
此篇谈话稿,是否有利于我们去思考,幼儿园的成人在这三件事上的做法——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如何观察和支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如何反思和评估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此文基于高丽泽老师的现场记录整理而成,特此致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