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海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大黄还有更霸气的名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901/7433865.html
秘境里的风情陈伟伦说起大*,第一反应是众所熟知的中华田园犬,但这里我们要讲的是另外一位人类的好朋友——中药大*,为蓼科大*属植物,掌叶大*、唐古特大*或药用大*的根及根茎,多见于山地林缘或草坡上。产于西北部的大*,以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以西,尤其是甘肃、青海等地所产的唐古特大*,质优效佳,为道地药材,称之为“西大*”;同时四川,云贵等地的药用大*,亦质量尚好,称之为“南大*”、“蜀大*”、“川*”等。大*尚有许多有趣的名称,如将*、火参、锦纹、*良等,容我一一道来。

大*的原生植物为多年生高大草本,其茎直立,可高达2米,根茎粗壮,叶片宽大,呈羽状分裂,花梗纤细,顶生紫红花簇。南宋诗人范成大,为其赋诗:

大*花

[宋]范成大

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

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剑戟心。

大*的花苞,很绚丽吧!曹宇图

这就引出大*的著名别称“将*”,大*其形高大,气宇轩昂,功能清热解*,攻积救急,祛瘀生新,配方用之,如将*出征,攻坚破敌,取效迅捷,恰似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历代医家用之救急症挽沉疴。

清代诗人袁枚生了痢疾病,腹泻不止,当时的医生给他用了人参、*芪等补益之品,痢疾不减反剧,愈加严重,时医束手无策,袁枚的老朋友张止厚听闻此事,赠袁枚以制大*,众医者闻之皆摇头摆手,示意不可用大*,袁枚毅然服用大*药剂,三剂而愈。

于是写诗赠谢老友:

药可通神信不诬,将*竟救白云夫。

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

岂有酰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谢夷吾。

全家感谢回生力,料理花间酒百壶。

大*性寒味苦,是泻下通便的良药,清热解*的尚品,故又称之为“火参”。袁枚犯痢疾,是肠道有积热,发为腹泻不止,此时用补益药,不能补正虚,反而助邪实,病愈加严重。用大*能通肠腑泻实热,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大*能抗菌消炎,药用对了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大*饮片色呈*棕或红棕,故有别称“*良”。根茎切片质地坚实,周围有放射状纹理形成的层纹,中心稍松软,可见星点环列,纹路繁杂优美,似上好锦缎的花纹,故又称“锦纹”。这都是从饮片特征命名的,遇到色*良,锦纹路的大*,一定是好大*。

大*饮片,即炮制后的大*。赵汉青图

远在一万公里的新西兰,大*还有一个新名字“rhubarb”,即食用大*的杆茎。相传数百年前,大*被人们从中国跨越山海,带到中东和欧洲,后广泛种植于新西兰,成为西方人的餐桌美食,生吃口感爽脆,做成馅料或甜品,酸甜可口。大*杆能清热去火,正好平衡西方人长期肉食的温燥。东西方不同的水土孕育出不同的药食文化,但其中都蕴含着平衡与调和的智慧。

新鲜的大*杆茎和大*做的甜品,是不是很诱人??

最后,还是那个疑问,明明有那么多好听的名字,最后为何偏偏选中了大*这么个土味十足的名字呢?其实大*这个名字既体现了形态和药用特点,又使人听之可亲,简明易记。古老的东方智慧里,既有历经千年的渊远深刻,又有来自市井烟火的生动活泼。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旨在说明大*是一味好药,嗯!

编辑:玉竹图片:都市农夫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