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黑人的近几百年的悲惨命运,不得不提到殖民主义对黑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几乎在所有的历史课本里都会被提及的黑三角贸易。
大量的黑奴被欧洲的奴隶船横跨大西洋运到美洲,开始了他们长达数个世纪的凄惨命运。他们被视为用完就扔的农耕工具,从事着没人愿意从事的重复体力劳动。
然而殖民主义祸害的不仅仅是人,还包括动物。不少的动物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难,海鬣蜥就是其中之一,欧洲殖民者的海洋航船带去了大量的野狗与山羊,形成了一边倒的物种入侵,极度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环境。
但是海鬣蜥又是极为特殊的,曾经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它的种群数量一度被压缩到不足5万只且分布在多个岛屿之上,生存状况岌岌可危,被《华盛顿公约》列为2级保护动物,但是它依靠自己繁衍生息和与陆鬣的杂交,使种群数据得以扩大,顺利在年由濒危专至易危。
许多人都在海鬣蜥的身上看到了黑人奋斗求生的影子,直呼海鬣蜥和黑人如出一辙。事实上,海鬣却是算得上是一个值得说道的族群,他们身上不仅仅有备受殖民主义压迫的影子,还有许多和黑人族群族群相似的部分,比如数量颇多的混血儿。
至于细节,且听指鹿徐徐道来,相信看完之后你们也能意识到它们和黑人悲剧的相似性。
而在介绍主角前濒危物种海鬣蜥之前,我们不得不提一提他的出场环境。
海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部的赤道上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或许许多人第一次听到加拉帕戈斯群岛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因为那只叫做乔治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关于“孤独乔治”的一生,已经被无数自媒体人、专栏作者写过,指鹿便不再过多赘述。
但是不得不提由于位于适合生物生存的赤道无风带上,这里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正处在寒暖洋流的交汇处,气候宜人,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充值的饮食保证了靠觅食海底生物为生的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岛屿上面也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龟类加拉帕戈斯象龟,还有许许多多的保护动物,比如海狗海狮,雀科鸣鸟等。
然而就像前文提到的,这里也是被外来物种影响最为剧烈的一片土地,欧洲殖民者带来的山羊严重的影响了这里的生态,这群被从亚欧大陆带上岛的山羊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数量疯涨,即使到现在,大量的山羊将草皮啃食干净依旧是当地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
虽然当地已经组织了多次狩猎,但是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的山羊依旧保持着极大的数量。这直接影响当地的本土物种的生存环境,可以说被人类殖民主义永远的影响了也不足为过。
接下来就是关于我们的主角海鬣蜥了,关于海鬣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因为其独特的长相,一度被认为是日本最知名的特摄怪物哥斯拉的原型。
事实上作为一个生活在赤道上的变温动物,海鬣本来应该拥有相对不错的生存环境,但是问题在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刚好位于了秘鲁寒流的必经之处上,这使得海水常年的温度维持在22度以下,部分海域甚至仅仅只有6-10度,这使得他们捕食相当麻烦,他们往往需要在阳光下暴晒一天才能下海不足半个小时。
日子本来就苦,再加上受到了从年开始的超强厄尔尼洛现象的影响,食物的大量减少。山羊、野狗、老鹰这些生物也在进一步的蚕食他们的栖息地,海鬣的生存环境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海鬣却是一个很拼的物种,在厄尔尼洛现象出现之前,海鬣下水,往往需要超过半天的热量储备。但是厄尔尼洛导致海水变暖,藻类大量死亡之后,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许多雄性的强壮的海鬣居然开始了一场太平洋上的肉身迁移。虽然在迁移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海鬣不可避免地被海浪彻底的吞噬孤独的死在了浩瀚的太平洋上。但是却依旧有部分,从本来生存的费尔南迪纳等岛屿迁徙到了新的南普拉萨岛上。让人不得不感慨一个种群为了求生所能付出的一切。
虽然迁移之后,他们仍未逃离大规模的厄尔尼洛现象的影响,但是却也奏响了他们种群复苏的序章,他们在迁徙到的南普拉萨岛上发现了自己的兄弟种族陆鬣,这些呈现玫瑰色和他们体型差不多的蜥蜴兄弟突然看到了海岸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黑色海鬣。
陆鬣
然而这些海鬣可不是好惹的善茬。因为选择肉身迁移的海鬣族群发现了一个关乎种族繁衍的事实。那就是能挺过远洋肉身航行的几乎都是雄性。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陌生的岛屿上,繁衍将是他们遇到的最大困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迁移而来的雄性海鬣盯上了雌性陆鬣,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混血杂交行为。最为奇葩的时,有些时候它们连男的也不放过。面对体型更为彪炳的海鬣,陆鬣根本根本没办法与之对抗,只能被迫让出生存空间。
也正是因此,海鬣才终于吊住了种群的最后一口气。并在厄尔尼洛现象有所减弱之后种群数量得以较大规模的回复。
虽然一路上做过许多糟糕的事情,但是海鬣作为一个拥有悲惨命运的种族,但是却奋勇求生,靠着多重手段自救,在没有人类的干涉下恢复了自己的种群,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也难怪有无数的网友通过他们想到了黑人为平权奋斗的经历。直呼它们太像黑人了。
(本专栏致力于观察世界,挖掘故事,今天是第5期,讲述的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海鬣挣扎求生的故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