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智慧农业:种菜种瓜,也要机器换人
作者:
江帆
任迎春
文章来源:
浙江
发表时间:2015-04-30
点击量: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种植基地:农场主不管身处何处,只要手机报警器响起,点开预装在手机里的控制软件,就能随时掌控大棚里的各种状况。比如,土壤湿度不够,点点手机软件,基地里的喷滴灌装置就会自行启动,而杀虫灯、全球眼、传感器等,也都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实现数字化操控。
这家先进而奇特的农场,位于平湖市广陈镇的百玫生态农业科技园,主人叫徐卫星。七年来,这位对农业有着特殊情怀的农场主,致力于用现代科技,把这里打造成一个
智慧农业王国
。
走进百玫生态农业科技园,仿佛误入一片
世外桃源
:道路两边绿荫茂密,沿路挂着红灯笼,一路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每逢盛夏,这里成片的荷花盛开,红荷映日,绿荫葱葱。
但难以想到的是,2007年,这里的河道污染严重,环境只能用
脏、乱、差
来形容。七年来,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占地面积1200亩、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农业科技园。如今,这里已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是嘉兴市最早践行
智慧农业
的一批企业。
所谓
智慧农业
,就是通过手机端、PC端,就能远程控制大棚顶盖的开合、灌溉系统的运作,进而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
百玫生态农业科技园的负责人徐卫星,始终坚持农业是
朝阳产业
。早在2011年底,百玫生态农业科技园就投入180万元,搭建了占地面积10亩的两个连体大棚,这里是
全省农业智慧园区试点
工程的5个试点之一。
刚过草莓丰收的季节,徐卫星的大棚里还能看到一些采摘过后余留下来的草莓。这里草莓的个头并不大,却一颗颗殷红鲜艳,格外饱满。徐卫星蹲下身子,拔出了插在土壤中的一个传感器向展示道:
大棚内安装了全球眼和光照度、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监测传感器,所有的大棚种植信息通过传感器都可以显示在电脑或者手机上,无需现场人工操作。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管理,只需远程遥控大棚内的遮阳棚以及智能灌溉系统。
话语间,徐卫星掏出手机,手指点点,便启动了大棚里的滴灌设施。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的终端操控,两个连体大棚为园区省去了不少人力成本,一年能增收40余万元。
省农科院的专家们还可以通过大棚里的监控摄像头,为农作物
远程看病
。
他说。
销售和种植一样,都离不开科技和智慧。园区于2013年7月与嘉兴电信公司合作,打造了
绿禾绿色蔬菜配送
。在上,蔬菜类、水果类、禽蛋类应有尽有,各种套餐可自由搭配。
络销售的主要是时令蔬菜水果。这种方式不仅能为顾客节省时间,订单式农业也降低了我们的库存。
徐卫星说,每周通过互联,农场可获得1000份左右的订单,一个月有2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下一步,农场已和杭州一家物业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一个站,为杭州17家小区配送生鲜食品。
工作是8小时的,但植物生长是24小时的,如何填补另外16个小时的空白,徐卫星给出了答案。有了
智慧园区
之后,一旦指标超标,手机就会发出提醒。如今年轻人都已远离土地,继续在农田里劳作的,以老年人居多,未来谁来种菜种田?这是徐卫星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不是都兴
机器换人
吗?我这也是在用机器种田,用科技种田。
徐卫星看着自己的
智慧园区
,眼里发出亮光。